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质检总局审核风暴刮倒45%乳企 巨头虎视眈眈
2012-06-16 15:33:31 来源:

  南都漫画:陈婷

  据质检总局披露,截至3月31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45家),有643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114家),占55%;107家企业停产整改,占9%;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占36%。未通过新一轮审核的企业比例高达45%。

  去年11月,被视为史上最严厉的一轮中国乳业整顿行动开始。质检总局、工信部、发改委三部委牵头对全国乳品行业项目(企业)进行了重新审核,从今年4月1日起,所有乳制品生产企业须持重新审核过的新生产许可证,才能获准生产。历经数月之后,中国乳业市场瞬间消失426家,冷清中凸显巨大的商机。

  大企业过关数量占比三成

  云南省被清理出局的32家乳制品企业中,如乳饼、水牛奶这样的特色乳制品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中明确鼓励开发水牛奶加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乳制品,但在此次清理中,无一幸免。

  令人遗憾的是,无论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找到国家机关挂在黑名单上的“不合格乳企”的名单,唯见通过的643家企业名录高挂。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事情,应该做的不是告诉人们谁通过,而是告诉人们谁没有通过。

  民众的担忧是有理由的。就在国家大张旗鼓整肃乳业的时候,2011奶粉最新事件依然发生:皮革奶粉事件、香港奶粉荒、澳优奶粉不合格退货、双酚A奶瓶事件、奶粉涨价事件。

  此次乳业整顿的结果导致行业的新一轮洗牌,大企业纷纷顺利通过,而众多小乳企则被淘汰出局。在643家通过企业中,蒙牛、伊利、光明、三元四大企业通过审核的子公司达到了190家左右,约占全部过关企业的30%。

  其中蒙牛总共有32家子公司获得了生产许可证。伊利下属的130多个工厂也已全部获得许可证。光明共有15家子公司、三元有11家子公司获得新的生产许可证。

  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本次被清理出局的数百家企业大致可腾出20%市场空间和近30%奶业资源,而这些被腾出的资源与市场份额将趋向高度集中,“将大部分流入大企业的手中”。

  一些区域弱小企业消失的速度更快:河北35家通过的企业中,其中就有蒙牛、伊利的身影。广东51家企业列入重新审核名单,而广东全省共有40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60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这就是说,在提请重新审核环节,已有49家乳企提前放弃。

  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107家停业整顿,426家企业未通过审核,比例高达45%。可见当前中国乳业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

  乳企自动放弃,主要原因是“投入太大”。据悉,按照新的规定,重新获准生证的乳企须具有全项检测产品的能力,其中包括检测三聚氰胺的设备和人力。而相当的企业认为硬件投入太大,入不敷出而主动放弃。

  据业内人士透露,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企业必配相应检测设备,对 食品 添 加剂、三聚氰胺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而这些设备投入少则200万-300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专家认为,食品企业最关注的是质量,而此次硬件的大整肃,却让几乎近半企业折戟沉沙,“一旦从质量本身下手,相信比例不会太小。”他说。

  王丁棉建议,被淘汰出局的中小企业可以尝试一下实行抱团整合,即进行弱弱合并组建新的乳品企业。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标题:质检总局审核风暴刮倒45%乳企 巨头虎视眈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6990.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