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国内最大的调味品商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天”)在证监会网站预披露其招股书,海天计划在上交所发行7900万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7.9亿股,拟募资投向高明150万吨酱油调味品生产项目。
不过,有财务分析人士提出质疑:海天账面上现金充沛,公司没有通过IPO融资的必要。《金证券》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海天目前共有58位自然人股东,均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如果公司成功上市,现有的58名自然人股东所持有股份市值都有望超过千万元。
筹划上市近十年
海天调味是国内知名的调味品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为酱油、蚝油、调味酱等。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调味品龙头,海天早在2003年前后就有意登陆资本市场。由于上市名额限制,海天曾在2008年被传出欲借壳佛塑股份的消息。“早在2003年海天就有在证券报做广告,这已是海天为上市铺路的强烈信号。,”广州名道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调味品业营销专家陈小龙曾指出。
不过,2011年3月份,海天股份官方发布了“首次申请上市环保核查信息公开告示”,公告显示海天拟申请A股上市,成功上市后募集资金投向“海天高明150万吨酱油调味品扩建项目”。
此外,行业出口量最大的珠江桥也谋划上市。根据证监会披露的IPO申报企业的基本情况,广东珠江桥处于落实反馈意见进程中。
连续两年“零”借款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对资本市场“痴心”一片的海天,其实并不缺钱。
招股书显示,2011年底海天总资产为46.52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一项高达14.44亿元,占总资产的31.05%。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公司2010年、2011年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均为零,财务费用则分别为-1175.67万元和-695.31万元。
令人不解的是,公司2011年货币资金比2010年增长了2.31亿元,为何财务收益却缩减近一半?《金证券》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公司并未回应音。
海天IPO项目计划募资高达18.57亿元,但公司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投资6.46亿元和2.42亿元,该项目未来实际资金需求不到10亿元。上述财务分析人士指出:“以公司现有资金实力而言,完全可以通过借债,或者自有资金完成该项目,不是非得通过IPO才能完成融资。”
造富或是真目的
即便和已经上市的公司相比,海天都算是“富人”级别。《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截至2011年6月底,阜丰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0.51%,梅花集团、恒顺醋业、加加食品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12%、85.90%、50.73%。而海天资产负债率仅为11.23%,仅高于佳隆股份。
如果上市不是为了融资,公司不计代价IPO的幕后推动力量是什么呢?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前,海天共有58位自然人股东,全部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其中,海天董事长、总裁庞康直接持有7576万股,持股比例为10.66%,持股数量最少的股东也持有46.22万股。此外,庞康等58名自然人还通过海天集团持有公司64.87%的股权。
2011年,海天实现每股收益1.34元,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加加食品当前35倍的市盈率计算,上市后海天调味的股价有望达到35.17元左右。照此推算,公司现有的58名自然人股东所持有股份市值都将超过千万元。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