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开首,“虎妈”成为东西方世界都关注的热词。从争辩中西方教育的优劣,到家长对“圈养”还是“放养”孩子的矛盾,乃至对“快乐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取舍,家长、老师、教育家争辩不已。有不少妈妈还自称“猫妈”,形容自己对子女的宽容教育。
虎妈
“虎妈”其人:不会说华语的华裔
虎妈,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华裔教授蔡美儿,拥有两个优秀的女儿,在出版了新书《The Battle Hymm of the TigearMother》(直译作《虎妈战歌》,中文正式出版名《我在美国做妈妈》)后,被美国主流媒体《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道,并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被称为“虎妈”,成为美国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随着中文版的翻译及出版,加之中文的日报、周刊、网站等多个媒体渠道也纷纷连番累牍对“虎妈”进行了聚焦式报道,使其成为网络中的争议人物,其教育理念也被迅速在人群中传播。
虎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绝大多数的美国人将华裔虎妈的中国式教育方法视若洪水猛兽。看到她在书中记述的“规定女儿每天必练数小时钢琴和小提琴,天不亮就得起床;强迫7岁的女儿学一首很难的钢琴曲,后者尖叫、踢打并撕碎乐谱后,她把女儿的玩具屋搬到车上,说再闹就要捐给救世军。”西方人很难想象怎么会有这么霸道的母亲,并对此津津乐道“为什么中国母亲更胜一筹”。
在《华尔街日报》刊登虎妈的报道后,绝大多数的美国网友对“虎妈”持批评的姿态。
“我告诉她不许再偷懒、怯懦、自我放纵和装可怜。”她甚至不让女儿上厕所,逼着她一直练习那首曲子直到晚上。书中诸如此类的细节描述,让虎妈的两个全A女儿,在普通民众眼里只是没有自己意志的可怜虫。
然而,虎妈自己认为,孩子的心理素质比成人想象的强大,耐得住艰苦训练;除非孩子在某一领域成功,没有所谓的快乐;孩子的选择需要成人的耐心指导;父母付出真心、时间,孩子才能做好。
一位与虎妈对话过的媒体记者表示,虎妈的语速超快,全程说的英语,回答问题巧妙,但不直接面对提问,能够明显地在她的语言中感受她的骄傲。
中信出版社的王菲菲是《虎妈战歌》的策划人,她告诉记者,从去年3月与相关代理商讨引入这本书籍时,就预测到了将是一本有可能引发争议的图书。
她表示,与虎妈的联系主要通过邮件往来。“其中有一次,她将两个女儿的中文名传真给了我们。”王菲菲告诉记者,“虎妈是个比较大胆的人,不会掩饰自己教育女儿上发生的冲突与尴尬,写作大胆而犀利。”
上一页12下一页
本文标题:虎妈还是猫妈 你做哪一款?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