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没有一个家长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因为如此,现在针对3岁以下孩子的早教市场是异常的火爆。目前早教机构并没有纳入教育部门、工商部门的监管之中,但是早教机构收费标准不统一、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无证上岗的现象非常严重。(4月4日中国广播网)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可能是每位家长最朴素的愿望。只是,互异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催生了不同的路径供各位家长去实现他们最朴素的愿望。早教,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望子成龙的心情,早教机构花言巧语的鼓动,使得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丧失了最后的保护防线。他们被早教机构牵着鼻子,对早教机构唯唯诺诺,在“谁也不想孩子落后”的影响下,早教机构俨如一个电磁场,在短时间内集拢大批教育生源,并迅速发展壮大。
可以说,在全民对早教趋于狂热的语境中,某些家长对早教的判断早就陷入了盲目跟风的怪圈,众多投机者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于是,早教市场乱象四起,收费、师资等参差不一。
吊诡的是,在种种乱象背后,我们依然见不到监管的身影。教育、工商部门的沉默,似乎从侧面认可了这种乱象的存在。于是,早教市场逐渐偏离其初衷,早教的内涵与价值也渐行渐远。
如果早教的存在是合理且被社会认可的,那么,教育和工商等部门就必须履行起自己的职责,而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些“逐利分子”将早教市场玷污。
一方面,教育部门必须对早教机构的资质进行有效评估,对其教育内容实施不定期检查。毕竟,早教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与“天才”的开始。在早教市场里的孩子,或许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玩具和游戏,因此,如何通过游戏让每一个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如何把早教门槛调到合适的位置,这是每一个早教机构和教育部门所必须重视的。
另一方面,工商和物价部门也必须扮演好自己在早教市场中的角色定位。工商部门要为早教市场提供一个正常的运行环境,以避免恶性竞争冲击正常的市场秩序。而物价部门则要多方考量,联合税务等部门为早教服务制定一个参考价,将早教服务纳入规范的市场运行之中。
逻辑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当来自家长的判断失去理性,如果我们的监管还能筑起最后一道防线,早教服务业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纷乱”的地步。
本文标题:张剑:早教乱象里隐藏着监管失职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