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15岁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5以下。
促进结构均衡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表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速等“男女老幼”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正成为亟待破解的人口命题。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人。
对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健全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以基本养老保险为重点,加快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30余年来,首次出现‘三连降’,但仍然高出警戒线10多个点。”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介绍。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经过努力,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将下降至115以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治本”之策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出台有利于社会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等。“治标”之策是打击“两非”,即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
促进分布均衡
“我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翟振武介绍说,在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拉动下,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迁移。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6.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0%。“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人口流动迁移呈现出新的特点,人口流向趋于多元化。
城市化大潮中,大批农村新增劳动力离乡又离土,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聚集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导致人口地区分布失衡。
上一页12下一页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4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