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酸奶、果冻中被曝由破旧皮鞋加工而成惊魂未定,13种“毒胶囊”药品又一次次陷入滥用皮鞋下脚料制药疑云中,引发公众极大不满。
食品、药品安全近年已成为公众忧心忡忡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根据国家2009年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规范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快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日显紧迫。另据保险学者介绍,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后,如果因企业过失,导致顾客食物中毒、摔伤、烫伤等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最高赔偿额度可达50万元。
食品安全险投保率不足10%
然而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党委书记李晓林介绍,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责任险的投保率不足10%,而且多数集中在出口产品上。
这其中,除了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对新险种不了解,费率较高也是许多中小型企业不愿投保的重要原因。
专家呼吁强推食品安全责任险
专家建议,伴随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改革步入“深水区”,政府应尽快修订《食品安全法》,通过给食品上“强制险”保安全。据介绍,在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很多责任保险都是法定保险,也就是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强制企业购买。如在美国,责任保险在整个财产保险中达到50%左右。而在我国,除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属强制责任险外,其余险种都是商业经营,仅靠保险公司推动,很难达到实质性效果,也弱化了责任保险发挥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
目前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如企业无力赔偿,最终还需政府买单。然而以“三鹿事件”为例,政府耗资11.1亿元,仍难以对受害的27万多名患儿实现完全赔偿。因此,强制实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责任由企业承担,运用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和经济补偿功能,不仅可以转嫁风险,还能减轻政府负担,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本文标题:从“老酸奶”“毒胶囊”事件谈食品安全保险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