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天津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启动会议今天召开,标志着该发展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市人口计生委与市教委联合推行,将启动“十百千万”0-3岁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项目,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每个宝宝的发展有快有慢,有各自的特点,只有能根据宝宝发展的节奏给予个性化指导,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宝宝发展。为了能够准确了解宝宝发展节奏,儿童早期发展项目还选用专门的成长阶梯测评系统,帮助0-3岁儿童的家长,定期了解自己宝宝的发展状况。这个测评系统主要由家长根据平时的观察回答问题,来对宝宝的身体运动与控制、探索与操作、语言、社会适应四大能力进行测评。在0-3岁期间有22次测评,每次测评之后可以得到一份测评报告,内容包括:宝宝发展轮廓图、专家指导、宝宝各项能力发展的现状和目标。让父母全面了解自己宝宝发展的基本状况;另外还有个性化推荐的亲子游戏、关键期知识、养育建议等,让家长知道在家里如何做亲子活动,促进宝宝能力的均衡发展。
据本市北辰区早教示范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专业的测评系统可以帮助家长找到自己孩子的教育起点。每个宝宝发展情况不同,不能按月龄化的一篇一律进行教育,可以通过测评结果中各个能力项的发展看出来。比如说孩子肌肉的运动能力、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用于探索的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和支配探索的思维能力;感受、理解、表达语句的能力;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等等。
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针对孩子的早教测评,早教专家对此给出建议:给孩子测评不是为了“诊断”,只是帮助父母更加了解宝宝的发展情况。每一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其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些也可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加以特别关注的。因此,千万不能根据一次测评结果给宝宝贴标签。如果父母看到测评结果的总体分析落后于其他宝宝,千万不要焦虑,可以更加细心地进行观察,关注宝宝的发展,体验孩子成长的喜悦。当出现连续几个月的测评结果均显示发展比较缓慢时,可以到专业机构请专家进行深入分析。
据介绍,“十百千万”0-3岁儿童早期发展促进项目,即在全市重点支持10个社区级试点,培训100名服务骨干、1000名入户服务指导员,为10000户儿童和看护人开展示范性公益服务,在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方面初步形成机制。本市将构建市、区县、街(乡镇)三级社区早期教育指导网络,依托社区和幼儿园积极开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早期教育,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与服务。
另外,根据本市儿童发展规划,到2020年,本市将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同时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15年超过96%,到2020年达到9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100%;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以乡镇为单位至少建立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还要保障女童、流动儿童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增加流动人员聚集社区的早期教育资源中心数量,推广接收流动儿童的"阳光乐园"建设。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本文标题:一次早教测评结果就给宝宝“贴标签”不靠谱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1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