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长普遍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
受广告的影响,家长的营养概念定位于那些高档的营养补品,只要听说什么有营养,就给孩子喂什么。只要孩子想吃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这些母亲的孩子要么得了厌食症,成了豆芽菜;要么贪食,成了小胖墩。家长应该用科学的营养概念养育孩子,知道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哪些营养,每种营养素供给多少合理,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膳食,如何制定膳食食谱等等。
2 喂养方式不合理
有的家长老怕孩子饿着,不管孩子是否有食欲,一边玩一边追着喂,有的是填鸭式的喂饭,有的吃一顿饭得花半个多小时,使孩子产生了厌食症。看见幼儿不吃,就对幼儿进行打骂,这样的过度反应反而会造成孩子不愿意进食。当家长妥协时就会想到给孩子买零食吃。如果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幼儿就会养成正餐不好好吃,专吃零食的坏习惯。
3 孩子的卫生指导不够
现在父母给幼儿的零花钱比较多,小摊小店也多,但是市场上有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家长要引导孩子的消费卫生,如少吃少喝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买东西要看保质期和食品卫生标签,要善于识别假冒产品,怎样防止食品污染等等。
正确的营养搭配方法
(1)合理调配各种食品,均衡营养
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食物种类要齐全,数量要适当,营养之间的比例要合理。并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素保持相对平衡。因此,家长就要注意多种食物的营养搭配,做到既吃精,又吃粗;既吃荤,又吃素;既吃谷物,又吃瓜果。使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都能得到。并且要保证质量地让幼儿吃好一日三餐。一日三餐应遵循“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早餐应吃热量大,营养又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包子等。中午应吃一些质量较高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晚餐应吃得清淡一些,可安排易于消化的谷物、蔬菜和水果,如面条、豆制品、白菜、苹果、梨等。多样化的膳食才能发挥幼儿营养的互补作用。
(2)营养烹调,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诱发幼儿进餐的欲望
烹调合理,能吃的食物都要适应幼儿的消化系统,幼儿食用细、软、碎、烂,不用刺激油腻食物,更注重色、香、味,要经常变化花样,启发幼儿的食欲功能,在烹调时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尽量选用新鲜食物,少用外卖熟食,宜清淡,低盐,不易用味精、色素、糖精等。要培养幼儿吃多样化食物的习惯,避免偏食及只吃几种食物。每当给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说明为什么吃这种食物。或者改变花样和烹调方法,以引起幼儿食用这种食物的兴趣。如小儿不爱吃青菜,可做成包子、饺子、菜饼等。幼儿对色、香、味俱佳的新品种饭菜十分敏感,初次接触某种食物时,成人的正确评价可起到“向导”作用。如成人说“这种菜吃了能长高个”,“这种菜吃了有劲”,孩子会乐于接受的。特别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要配合老师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3)进食合理
幼儿胃容量较小,而且幼儿活泼好动,易饥饿,所以幼儿的营养素需多于成人,宜增加进餐次数,可安排三餐两点进食方式。幼儿I一2顿不吃不要紧,这顿没吃,下顿自然会好好吃。如果孩子没机会感到饿,自然就不会有食欲了。不要因为这顿没吃好,就在正餐之外给吃零食,因而不利于孩子自觉遵守吃饭的规矩,也会养成正餐不好好吃,专吃零食的坏习惯。
(4)营造良好的进餐环境,提高进餐质量
家长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是增进儿童食欲的良方。
• 就餐环境要舒适、清洁优美、空气新鲜,餐室、餐桌要洁净,餐具要卫生。就餐时可以听点轻音乐,但不可边吃边看电视。
• 餐前气氛应轻松、愉快、积极,准备饭菜时,可与孩子一起去市场买菜,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剥豆子、摘菜等。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摆放小碗、小汤匙,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使孩子觉得自己做的饭菜更有味道,提高进餐的积极性。
• 父母情绪平静、和气,进餐时对孩子不要过分迁就,否则会加重其消极心理,对偏食、挑食起助长作用。有的孩子如果过了时间还没有吃完(一般应在30分钟左右吃完),经过多次耐心劝导,还故意拖延时间,到时可将饭莱拿走,不再让他继续拨弄。当幼儿不愿吃某种食物或不愿进餐时,不可采取训斥、恐吓、惩罚等强制性手段,否则会使孩子产生畏惧逆反心理,甚至拒绝吃饭。
(5)合理安排幼儿的零食
一般来说早餐吃得简单且少,所以在上午为孩子补充少量能量较高的食品为宜,如蛋糕、饼干、花生、栗子、核桃、枣子等。午睡是不可少的,醒来后喝少量的热水,等孩子做游戏后,给孩子的零食应以水果为主。晚饭后不必补充什么零食,如果有条件给喝一杯牛奶即可,但要注意喝完奶后玩一小会儿,漱漱口再入睡。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做到以上所述,可爱的宝贝们,他们持有健康身体的几率将大大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当然,这需要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学会坚持、并能够忍受由于必要的实践所可能给予的短暂的辛苦。事实上,相对于我们的渴求,这点辛苦实在微不足道。
本文标题:家长对孩子吃的认识还不够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yingyang/9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