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疾病 > 正文
小儿急性胰腺炎
2013-02-02 21:49:56 来源:www.yunyuhome.com

    

    【概述】      小儿急性胰腺炎比较少见,发病与胰液外溢入胰脉间质及其周围组织有关。现多认为与病毒感染、药物、胰分泌管阻塞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或暴饮暴食有关。至少半数以上是由腮腺炎病毒或上腹部钝伤引起,仍有30%病例找不到病因。有关资料认为急性胰腺炎有着急性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诊断】      1.临床症状 多发生在4岁以上小儿,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及腹压痛。 2.淀粉酶测定 常为主要诊断依据,若用苏氏(Somogyi)比色法测定,正常儿均在64单位以下,而急性胰腺炎患儿则高达500可增高。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3小时后即可增高,并逐渐上升,24~28小时达高峰以后又渐下降。尿淀粉酶也同样变化,但发病后升高较慢,病变缓解后下降的时间比血清淀粉酶迟缓,且受肾功能及尿浓度的影响,故不如血清淀粉酶准确。其他有关急腹症如肠穿孔、肠梗阻、肠坏死时,淀粉酶也可升高,很少超过300~500单位。3.血清脂肪酶测定 在发病24小时后始升高,持续高值时间较长,可作为晚期病人的诊断方法。正常值为0.5~1U(comfort)。4.腹腔穿刺 严重病例有腹膜炎者,难与其他原因所致腹膜炎相鉴别,如胰腺遭到严重破坏,则血清淀粉酶反而不增高,更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此时如腹腔渗液多,可行腹腔穿刺。根据腹腔渗液的性质(血性、混有脂肪坏死)及淀粉酶测定有助于诊断。5.B型超声波检查 对水肿型胰腺炎及后期并发胰腺囊肿者的确诊有价值,前者显示胰腺明显增大,后者显示囊性肿物与胰腺相连。

       【治疗措施】

      1.非手术治疗 为主要治疗措施。轻者用镇静、止痛(忌用吗啡)及解痉剂如阿托品、654-普鲁本辛、唛啶、冬眠灵等。也可用针刺疗法止痛,中医中药清利湿热,理气止痛。对病情严重,有用胀、静脉输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输血,持续用静脉营养维持热量的供给,并用大量维生素B、C及抗生素,由于致病菌不易确定,需选用胰液中排泄浓度较高的药物如氯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血钙偏低者应输入10%葡萄糖酸钙,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尤应注意。患儿如有血糖升高,注射葡萄糖时需加入适量的胰岛素及氯化钾。一般可在3~4天内逐渐恢复胃肠蠕动。患儿腹部已不胀并能自肛门排气及有食欲时,则可开始少量进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佐以蛋白质,应较长时间限制脂肪。       近年来广泛使用抗酶治疗,一般在早期缓慢静脉滴注抑肽酶(trasylol),每日1~5万单位,连用7~9日,可减轻休克,防止恶化。在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宜再给药2~3日,但要慎防过敏反应。      2.手术治疗 只有在以下情况时考虑手术:①非手术治疗无效,高烧持续不退,精神不好、腹胀、腹肌紧张、压痛不减轻者,须手术探查,同是腹腔引流。②诊断不明确,不能除外其他外科急腹症者,应尽早手术。③并发局限脓肿及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者,须行切开引流或与消化道内引流术。

    【病因学】    小儿急性胰腺炎致病因素较复杂,有时可突然发病,难以确定其病因。     目前多考虑以下因素可引起小儿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1.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如急性流行性腮腺炎、肺炎、菌痢、扁桃腺炎等。     2.上消化道疾患或胆胰交界部位畸形,胆汁返流入胰腺,引起胰腺炎。     3.药物诱发:应用大量肾上腺激素、免疫抑制药、吗啡以及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应用左旋门冬酰胺等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4.可并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然仍有半数病例无肯定的致病因素。

 

     【病理改变】       1.水肿型胰腺炎 约占80%~90%,胰腺全部或局部水肿、充血,体积增大,胰液的排出受阻,因而使血液及尿中淀粉酶增高。         2.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约占10%~20%,病变急剧,因缺血、出血或坏死,胰腺呈深红色或紫黑色,大量渗出液包含胰液流入

本文标题:小儿急性胰腺炎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92383.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