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应用和观察,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于l~3天内不治自愈。
由于乙肝疫苗属血源性的,在制备过程中纯化与灭活程序十分严密,故不会产生像破伤风等动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会感染乙肝、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亦未出现相互干扰作用,可以说,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预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试。
至于注射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凡发热、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新生儿第1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出生后1个月仍未注射者,则应先检测有关乙肝指标,证实未被感染者,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合用;乙肝疫苗与其他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同时接种,互相之间无干扰作用;但有人认为若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有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故二者最好分开接种;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3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若无效者,需加强注射1次。此外,疫苗接种要注意剂量。
对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注射3次,每次10微克;HB- s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第1次为3微克,第2、3次各为10微克。HBsAg阳性或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生的新生儿注射3次每次30微克,或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再注射1次30微克疫苗,在不做孕妇HBsAg筛选化验的地区,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他易感人群(乙肝病毒标志全部阴性的人)均可采用10微克3次进行预防。
5年后的加强接种,10微克剂量就够了。对于乙肝病毒标志中有一项以上为阳性的人,因为已感染过乙肝病毒,就没有必要再注射乙肝疫苗。目前生产的基因重组疫苗,每支5微克,相当于血液疫苗1~20微克。
本文标题: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预防疫苗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