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肤科门诊经常见到一些满月的婴儿,长得虽然又白又胖,但在头上、面部、四肢等处却长了很多疙瘩,患处糜烂、流水。婴儿因此烦躁不安,这些孩子患的就是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中医叫“奶癣”。”此病是胎中遗热遗毒,出生后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西医认为本病多见于肥胖渗出性体质的婴儿(尤其多见于人工哺育的婴儿)。营养过度,消化不良,对食物过敏,对空气中的飞尘、花粉以及肥皂、羽毛、化纤制品、毛织品、猫犬毛等外界刺激过敏等都可引起本病。此外这种病与遗传亦有一定关系。婴儿湿疹常常发生在婴儿满月前后,一般分为湿烂型和干燥型两类。湿烂型较多见,一般发生于饱食无度,消化不良,外形肥胖的乳婴。皮疹初期是鲜红色斑,分布在额部及两颊,境界不太明显,以后迅速出现密集的小丘疹和水疱,四肢、躯干及肘、膝部屈侧面相继出现同样皮疹。患儿瘙痒剧烈,皮疹逐渐发生成片的糜烂,流出黄色透明的浆液,干燥后结为蜜黄色薄痂。干燥型多见于营养较差,瘦弱或皮肤干燥的婴儿,皮损以红斑、丘疹、鳞屑为主,糜烂渗出较少。
预防婴儿湿疹,要从母亲妊娠期开始,古代医书《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灸,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所以孕妈妈及哺乳期的母亲应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饮食;应忌过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免“遗热”于儿。还有人认为妊娠期间夫妻不注意节制性生活也会“遗毒”给胎儿。婴儿出生以后要科学喂养。应定时定量,限进糖类,不宜过饱,以保持其良好的消化功能。如果是因牛奶所致的过敏,可以把煮牛奶的时间延长一些或反复煮沸一两次,也可以改用羊奶、豆浆或其他代乳品。不要给婴儿穿戴尼龙化纤的衣裤、帽子、纱巾等;照料婴儿的人也应尽量穿棉布衣服,不要使用化妆品,使其避免不良刺激。要给已患湿疹的婴儿戴一副棉布小手套,防止其搔抓患处。婴儿患病期间不应进行预防接种。
药物治疗:可服导赤丹、香橘丹等中药;亦可服乳酸钙、复合维生素B.扑尔敏、安其敏、维生素C等西药。外用药:糜烂流水的湿疹,用马齿苋30至60克煮水凉温后,用六七层纱布蘸药液湿敷,每日一两次,每次20分钟(每5分钟在药液中重蘸一次),然后取大黄面、黄芩面、寒水石面各1 0克,青黛1克混匀后,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涂。无糜烂流水的湿疹,可用黄连面1份,凡士林9份调成药膏外涂,亦可用这种药膏与醋酸去炎松软膏或肤轻松软膏按2:1的比例混匀后外涂。
本文标题:什么是婴儿奶癣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