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小儿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
2013-02-02 00:40:47 来源:www.yunyuhome.com

         小儿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有特殊分布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具体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于出生后3—4周发病。皮肤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淡红色斑疹,表面覆以灰黄或棕黄色油腻性鳞屑和痂皮,好发于婴儿头顶、前额、双眉、鼻翼凹、耳后等处。头皮损害较重者,可形成层层黄痂,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除头部外,周身无症状,基本上不痒,与婴儿湿疹不同。后者为红斑状丘疹,好发于面颊、额、胸、肘及腋窝等处,伴剧痒及周身不适。当然,脂溢性皮炎若病程超过2个月,可与湿疹并存。

       治疗要点:头皮上的污痂皮及鳞屑不能用肥皂水洗,注意不要撕揭痂皮以免感染。可用含2%水杨酸的花生油或烧开后保存待用的植物油轻抹数次,而后涂以含抗生素或含激素的软膏,如醋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或3%硫磺软膏,或3%白降汞软膏;口服维生素B1、B6或复合维生素B等亦有好处。注意勿擦破皮肤。

        婴儿期甚至整个婴幼儿期,因咽鼓管本身又直又短,管径较粗位置较低,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易由咽部进人中耳腔内,造成化脓性中耳炎。有时也因为分娩时的羊水、阴道分泌物、哺喂的乳汁、洗澡时的脏水浸入中耳而引起炎症。

         一旦发生中耳炎,小儿因疼痛但又不能表达,就会出现哭闹不安、拒绝哺乳,有的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直到鼓膜穿孔时,脓从耳内流出来后家长才发现。本病的预后,即听力的恢复与该病诊治的早晚有很大关系,发现越早,治疗越早,对听力的影响也就越小,而且一次治疗要彻底,以防日后复发。治疗应尽早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如过敏可用红霉素。注意外耳道的清洗,可用3%双氢水洗、1%新霉素滴耳等。本病主要在于预防,喂奶时,应将小儿头竖直,勿将乳汁流入耳中;洗澡时,用手指将耳廓压盖耳道,勿将洗澡水流入耳中;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如果鼻塞不通时,应先滴药使其通畅,再哺乳。

本文标题:小儿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与护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4988.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