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冬季中暑 不能不防
2013-02-01 17:12:10 来源:www.yunyuhome.com

   冬天寒冷,人们在注意避免着凉感冒的同时可能忽略“中暑”的问题,而“中暑”不只发生在夏季,由于冬天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等问题也会引发“冬季中暑”。

保暖过度,婴儿冬季中暑

  冬季发生中暑多见于2-10个月大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重则可以发生昏迷、休克。

  婴幼儿容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持久的高热及过高的热量会损害婴儿的脑组织,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有些年轻的父母在寒冷的冬季里,唯恐孩子着凉感冒,白天便给裹上大衣、毛毯,晚上睡觉热水袋、电热毯全都用上。加之冬季房间关门闭窗,室内空气流通不好,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的环境里,其体温不断上升,等父母发现时,孩子已经处于高热之中。需要提醒年轻家长们,冬季里,婴儿不能保暖过度,这不仅容易引起“中暑”,还会减弱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使其无法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导致抵抗力下降,常常感冒发烧。

  如果发生了婴儿闷热综合征,父母也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刻掀开被子,将患儿抱到空气流通处,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擦干汗水,更换湿衣服。体温不高者,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体温过高者,要适当松解衣被,并用温水或者浓度为40%-50%的酒精擦浴,但禁止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会使患儿出汗更多,加重脱水,使病情恶化。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有条件的应该立刻吸氧、人工呼吸,如出现更严重的情况需要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的,还要注意在途中不要把患儿的头部捂盖得过严,以免再次发生缺氧窒息。

小心洗澡也中暑

饮料多喝也中暑

#p#

小心洗澡也中暑

  冬季由于北方室外天气寒冷,气温低,人们喜欢呆在室内,很多人爱好桑拿或在浴池里泡澡。泡澡可以解乏,好处多,但同时也小心发生意外。特别是在公共浴室,其原因是浴室内门窗紧闭,室内湿度明显高于外界,开始时人体会感觉舒适,肌肉放松,但浴室内人多,空气流通差,时间久了,空气相对浑浊。

  人若长时间处于此环境中,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于体表,回心血流量不足,心脏排血量减少,造成体内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脑组织缺血缺氧可有头晕目眩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胸闷、心悸感,还会有恶心、口干、四肢无力、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若体质较差或年老体弱,此时还可能发生晕厥,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冬天泡澡时,入水要缓慢,先从下肢开始,循序渐进,切不可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到热水中。洗澡的动作也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在池中浸泡过久。如果在泡澡时发生“中暑”,要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且相对凉爽的地方平卧,给患者口服淡盐水;发病前有高血压、冠心病者,若胸闷、气急、口唇紫绀,可立即按压人中穴、含服速效救心丸等,同时立即请医师救治。

饮料多喝也中暑

  冬天室内有时暖气温度高,穿着的衣服多,空气干燥,饮料是个极大的诱惑。但饮料并不适合室内解渴,而且大量饮用容易致病。

  有的人解渴爱喝饮料。其实,饮料中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而热饮料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因此,饮料的解渴效果反而不如热茶。而且,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

  饮料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对于老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喝饮料除了导致胃部不适,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等,因此,老人更不能多喝饮料。

本文标题:冬季中暑 不能不防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969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