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是保证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营养可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和智力的发育。而精神心理的正常是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的前提,小儿的各种活动都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如到进餐时,消化液就开始分泌,胃肠就开始蠕动,有饥饿感,为接受食物作准备,从而保证了营养物质的摄入。
健康的标准包括两大方面:
1.生长方面,通常以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牙数等指标衡量。
2.发育方面,通常指婴幼儿精神心理的发育。例如3岁以前的婴幼儿精神心理的发育,包括动作发育、语言发育、认知能力的发育、与成人和小朋友的良好关系以及文化卫生习惯等。
婴幼儿能否生长发育得好,长得是否健康,关键在于能否保证其足够的营养供给。只有营养供应充足,孩子的身体才会长得结实、强壮。营养关系到大脑功能,营养不良将对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产生灾难性的影响,造成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不良,并且在成年后也无法弥补,有的人还会把智力缺陷传给后代。因此,为了婴幼儿能有健康的体魄,就必须从小重视营养。
婴幼儿对营养的需要与成人一样,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都是由食物供给的,科学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包含人体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保证婴幼儿营养食品的品种的多样化,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恰当,才能保证婴幼儿的健康。
营养不良是婴幼儿的常见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该病大多是由于喂养不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所造成的。通常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消瘦、皮肤松弛并失去弹性、毛发干枯无光泽、面色发黄、食欲不振、抵抗力低,极易患病,总之是身体得不到足够营养的表现。解放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极多见;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保健工作的广泛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重视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重度营养不良已很少见到,但轻度营养不良仍有发生,这是由于家长缺乏营养方面的知识造成的。另外,因为婴幼儿患有某些疾病(如消化道先天畸形、慢性腹泻、败血症等)后,也可以导致营养不良。
预防营养不良,首先要做到婴幼儿的合理喂养。父母要学习科学的营养知识,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如合理安排婴幼儿的饮食,烹调中注意饭菜的色、香、味,以提高宝宝的食欲。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分摄人,杜绝和纠正偏食和挑食,合理吃零食等。父母对婴幼儿喂养忌“填鸭式”,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宝宝爱吃,只要这种食物有营养,就应尽量满足他,致使胃肠道消化不了所摄人的过量食物,造成消化不良伤了脾胃。其次要合理安排婴幼儿的生活起居,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及清洁卫生习惯,使宝宝茁壮成长。第三必须预防各种传染病和医治宝宝的慢性病、先天畸形等。
一旦发现婴幼儿营养不良,首先要找到致病的原因,如喂养不当者,应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逐渐改善喂养方法;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应调整饮食,切忌操之过急,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要适应添加的营养食品得有一个过程;如果因某些疾病所致,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其次,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适当的营养剂及药物治疗;中医的手法按摩、捏积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573.html